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1-13 19:31: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晕车(yùn)??勾当(gōu)????兴奋剂(xìng)???荷枪实弹(hè)
B.答理(dá)???针砭(biān)???????奔小康(bēn)????望风披靡(mí)
C. 翘首(qiáo)?紊乱(wěn)????撒手锏(sā)?????????差强人意(chā)
D. 毗邻 (pí)?????????模具 (mó)??????露头角(lòu)???金蝉脱壳 (qià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文化快餐”,我想也应该像对食品快餐一样,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利,也有弊。
B.记忆能力的强弱,往往是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标志之一,作为一个合格人才,需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C.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D.今年1月初,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期末考试中,有10名学生因作弊而被学校开除学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有利,也有弊”的前面加一个“它”作主语;B项,搭配不当,第二分句应删去“是否有”,在“能力”之后应加“大小”,因为记忆力弱,并不能说明完全没有能力;C项,“目前”和“当务之急”的“当”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意义深奥刚愎自用扬常而去
B.相形见绌虎视眈眈懒惰成痞
C.飞扬跋扈明辩是非怅惘忧伤
D.川流不息稍事耽搁咄咄逼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扬长而去
懒惰成癖
明辨是非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不去受苦。
B.“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不少市民都趁着放假,和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C.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造成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D.“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否定不当,把“免得死了不去受苦”中的“不”去掉。B、并列不当,“家人,朋友,老人,孩子”这几个词语的范围有交叉,;C、搭配不当,造成-引起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关于汉字的构成,现代学者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说出下面这些字的构字方法:(4分)
村(  ) 本(  ) 从(  ) 日(  )


参考答案:【答案】形声;指事;会意;象形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汉字构字方法的试题。四个字中“村”是形声字,有声旁“寸”和形旁“木”构成。“本”和“日”是独体字,“日”是典型的象形字,本义指“太阳”,如“日出”;而“本”则是在象形字“木”的下面加上“一”字,表明是“树根”的意思,是指示字。“从”是会意字,像二人相从形,意思是随行、跟随。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