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3 19:31: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用真诚之心来化解生活中的矛盾?
红花不嫌弃小草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这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几个意思:一是“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矛盾”;二是概述性地列举了生活中的一种矛盾,即“对人有爱心”与“怕被骗、怕惹麻烦”的矛盾;三是材料最后一句话,“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很显然,命题者对于我们遭遇矛盾时所采取的“怕”的态度是不赞成的——稍微往前延伸一下: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矛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包容了太多的概念和倾向,审题的时候必须把它具体化,否则中心不易明确。而材料中的限制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解放前,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是方圆十里最穷的村,有一年曾饿死60多口人。今天,刘庄村是“红色亿元村”、“中原首富”村。
刘庄的农业已全部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和科学种田,19个人管理着1050亩耕地。2008年,刘庄8家村集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36亿元。
在刘庄,有几项不成文的规定:高中没毕业不安排工作;不是高中以上的媳妇不娶;新过门的媳妇,必须接受科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工作。这个由14个姓氏、356户人家组成的村庄,几十年来,无宗族矛盾派别之争,也没有违法犯罪、超计划生育、封建迷信等现象。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审题提示:①精神文明是一个地方长远发展的根本。
②团结才能凝聚力量,团结才能获得发展。
③良好的思想文化建设能凝聚力量,能促使一个地方获得长远发展。
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能促使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获得巨大的发展。
⑤精神和文化能够变物质。
⑥没有相应的文化水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⑦建立适合地方发展的制度非常重要,而严格的执行制度更为重要。
⑧精神富裕是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精神富裕在当代社会中更为重要。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很专注的样子,可它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这份“专注”,才将自己的身体紧紧地束缚。
生活中,也还有很多这样的丝(如工作的丝、友情的丝、陋习的丝,嗜好的丝……)或松或紧地包绕着我们,令我们在习惯的窠臼中难以自拔。
请以“裹住自己的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3.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例文: 给生活留一点缝隙
商??鹏
这个秋天给我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审题立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一、专注于某一种事情,最终养成一种习惯而难以自拔,作茧自缚。应确立适当放松、灵活机变、合理安排、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敢于“破茧化蝶”,“乘长风破万里浪”,战胜自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的奋斗前行。
写作时,必须扣住题目中的“专注”与“习惯的窠臼”,来谈“作茧自缚”的道理。合理利用古今中外跟立意相关的名人名言,名人事迹等等。精心谋篇布局。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世界上的路有千万条,自然界有山路,水路,阳关大路,羊肠小路,候鸟迁徙,驼行沙漠……人类社会有远行的路,回乡的路,求学的路,情感的路,人生的路……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走法。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不得抄袭;⑷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和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