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3 19:32: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游 月 陂??????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小题1: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答:?????????????????????????????????????????????????????????????????
小题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1)第三联运用了融情于景、以动衬静的表现手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题目,这类题目一般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的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本诗颈联没有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而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和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作答时从两个方面分析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虽然也写了一些较为生动的景物,但其着眼点仍在于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所谓“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多么闲静幽雅,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因此他认为世上的事情,可以不必去计较。只要在佳节能约几个朋友相聚就是很大的快乐。诗抒写了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下面的两首诗,一首是白居易在赴江州上任的途中,因怀念五个月前被贬为通州司马的好朋友元稹所写,另一首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时所写。读后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和抒情手法有何异同。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从思想感情上来看,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伤感苦闷的情绪和仕途坎坷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飚,爱杀江南。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诗歌的意境,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之分,你认为此曲属何种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分)A.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此为一动一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8分)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注】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注]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小题1:“幽恨终难洗”中的“洗”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京口经春雨“洗”后,“春容”更显清丽,但春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6分)
浣溪沙?(明)刘?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余天。??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这首词写的是???????(季节)???????(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2分)
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2分)春季(春天)???傍晚(黄昏或夕阳西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