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3 19:33: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点缀辍学掇拾啜饮苦药
B.竣工逡巡穿梭怙恶不悛
C.剽窃缥缈漂亮瞟了一眼
D.追溯塑料朔风横槊赋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做伯乐,做人才的“月下老”,那么国内的千里之骥也就必然是万千成群了。
B.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A语序不当,“如果”应该移至句首。B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C成份残缺,“针对”缺宾语,应“攀升”后加“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豆豉(chǐ) 血脂(zhǐ) 商榷(què) 咄咄逼人(duó)
B.稽首(qǐ) 憎恨(zèn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chuan)落(ruǐ)敛(jū)蓊蓊郁郁(wěng)
B.袅(nà)点(zhuì)变(zhǐ)匪我(qiān)期
C.细(qiān)难(lí)葳蕤(wēi ruí)绕树三(zhā)
D.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穿插那么多描写青梅竹马的爱情镜头,会产生什么样潜移默化的后果呢?你们想过了吗?
B.“九四”枪杀案发生后,资阳市数百名警察倾巢而出,案件很快告破。
C.经常乱收费,把学校办成学店,关键时刻高考舞弊,真是耸人听闻
D.就在我们正喋喋不休地谈论有关奥斯卡的话题时,那边厢,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又已揭晓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搭配不当,“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来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不能作“后果”的定语;B褒贬误用,“倾巢而出”是贬义的,不能用于警察的出动;C与形似义近的“骇人听闻”混淆了)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