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3 19:38: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过:“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在我们的经历中,总有那么些为之愧疚的人,为之愧疚的事。
请以“愧疚”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式命题作文。标题本身不是中心观点,而只是提出了一个写作的话题。“愧疚”怎么啦?应该不应该愧疚?为何愧疚?如何愧疚?这才是立意的重点。材料中的两句话点明了立意的方向:每个人都会有做错的事,都有愧疚的心理;真正的愧疚是真诚的忏悔,这样才能拥有纯洁的良心。可以这样表述中心:忏悔是一种纯洁良知的力量。分观点可以这样生发:
(1)愧疚忏悔,是直面错误的表现;
(2)愧疚忏悔,是勇于改过的表现;
(3)愧疚忏悔,是纯洁心灵的表现。
【选材角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苹果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去世之后,中国网民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
有人认为,中国教育扼杀中国的乔布斯: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缺少探索精神、开拓意识,这是中国没有乔布斯的原因;有人认为:中国没有产生乔布斯的社会环境……
也许,你是乔布斯的崇拜者,也许,你正想着做中国的乔布斯。请结合你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联系实际谈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端。
(2)分析中国文化中保守、中庸等方面。
(3)评论现实中论资排辈、重人情关系等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欧文·姆斯是第一个活着走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人。当人们追问其秘密时,他笑着回答:“心存阳光,你就是自己的神。”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他(她)是我的同窗好友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什么样的人才算“好友”?只是玩在一起,吃在一起?这样的“好友”恐怕只能称之为“酒肉朋友”吧。真正的好友,应能倾听对方的心曲、与之分享快乐和忧伤、在朋友需要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友情,是心与心的交流。
中心人物是他(她),但应选择你与他(她)相处的具体材料展现其性格品质,体现“好友”的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友情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要注意通过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凸现他(她)的形象。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孩子,如果你去远方,你该先拥有什么呢?
请你联系实际进行思考,任选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人生需要勇气
无意间想起曾经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关注题目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先拥有”,强调去远方之前预先的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之后,才能出发,这是该命题的核心指向。其次,拥有的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可兼写几个方面的事先准备,但为使主题更加集中,更宜聚焦于某一点来写。最后,材料中有特定称谓——孩子,显示出对成长中的青年的关注。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