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3 19:39: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________________。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受”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②④⑤③①⑥
D.④②⑤③⑥①



2、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减少沙尘暴等巨大生态功能;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它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B.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
C.湿地生态系统关系着国土生态安全?
D.湿地具有多项重大的生态功能?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形成抵制“酒驾”的长效机制,仅有严刑俊法是不够的,关键要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对酒后驾车的威摄氛围。
B.为了整体利益不受侵害,火箭队如今只能挥泪斩马谡。而之于麦蒂来说,他正落入火箭欲擒固纵的陷阱,一步步迈入瓮中,成了被慢火烹熟的蜻蛙。
C.一场全社会参与、力度空前的打击网络和手机网站淫秽^色 情信息行动拉开帷幕。2个月里,手机传播淫秽^色 情信息遭到社会各界日益激烈的声讨。
D.发达国家一方面极力弱化自身减排指标和对,另一方面又试图将减排负担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果真如此,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就有可能重蹈京都气候谈判的复辙。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字形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A.水乳交隔伶牙俐齿名门望族
B.流芳百世门可罗雀明察暗访
C.振聋发聩震古烁今貌合神离
D.自鸣得意加官进爵残无人道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 、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B.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以色列军人训练严格,效率极高,表面的冷酷无情与内心的忠诚可靠,使他们在全球雇佣兵市场如虎添翼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试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