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3 19:51: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6分)
小题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此处用了反衬的手法,要分析出谁反衬谁,最后答出“孤雁的执着与勇敢”的主旨。
小题1: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此诗是借孤雁比喻自己,从而抒发“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于嗟女兮,?????????????????!(《诗经》)
(2)苟非吾之所有,???????????????????。(《赤壁赋》苏轼)
(3)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李白)
(4)???????????????????,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白居易)
(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7)???????????????????????????,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赢粮而景从。(《过秦论》贾谊)


参考答案:
(1)无与士耽?
(2)虽一毫而莫取?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昌阻风
方泽(宋)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得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
答:??????????????????????????????????????????????????????????????????????


参考答案:诗人是依照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写景的。近景有绣幕垂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F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