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1-13 19:59: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下面划线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大家有意见尽管提,不会因为谁提了意见就给谁穿小鞋。
B.写文章要有新意,总是炒冷饭就没有意思了
C.青年人没有不栽几个跟头的,没有不碰几个钉子的。碰钉子后,不要气馁
D.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希望他的学生只是跟屁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跟屁虫”指凡是有事都跟在后面。据原句之意则指随便应和,宜运用“应声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的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实》一文的写作,可能受鲁迅一段话的启发,那段话在“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6页)中,有研读兴趣的同学,不妨找出来参读。
B.为什么股权集中不行,股权分散也不行?我认为,还是应该从文化根源上找原因。从世界范围看,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对应的是不同的文化根源和法源基础。
C.贾春旺指出,各级检察机关要以公正执法为核心,以强化法律监督为目标,以推进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为内容,将争创先进检察院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D.人类进入新世纪几年来,发生了骇人听闻的9·11事件,打了两场局部战争,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坟·灯下漫笔》,C项“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D项“9·11”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B.一到春天,祖国的土地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
C.在我国,所有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褒贬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传统文化而发的。
D.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祖国,他用他的音乐作品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项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景象”;C项语序不当,“褒贬不一”改为“贬褒不一”,和前文对应;D不合逻辑,应该为 “无时无刻不”。复习中可整理一部分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的句子,以便此种类型的句子在试题中出现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中的“????????????????????????”,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李白《将进酒》说:“???????????????????????????????。”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的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参考答案: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