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3 20:05: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以下面诗句情境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个叙事件片段。(15分)
要求:(1)以记叙为主,有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2)有环境描写;(3)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格;(4)不少于200字。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参考答案:(结合原诗,以记叙为主4分;环境描写3分;人物描写4分;修辞


本题解析:这是综合性学习中语言表达的考查。语言表达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种题要求学生读题要细,明确要求,参透材料,创意要新,能展开美妙的想象,在表述上要明确,表达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这里能结合原诗,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和恰当的修辞句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IDTH: 583px; HEIGHT: 78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583">A.帖(yù)
B.金(yòng)
C.连(bí)
D.然(qiǎo)? 场(chǎng)
伏(zhé)
(jié)
楚(qiáo)?? 家人足(jǐ)
不归(jià)
级而上(shè)
目结舌(chēng)? 人影幢(chuáng)
独行(jǔ)
力能鼎(gāng)
光瓦亮(zhèng)???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IDTH: 634px; HEIGHT: 81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34">A.热(mēn)?
B.教(huì)?
C.挑(xìn)?
D.脸(jiá?) 锢(jìn)
良(xún)
乳(bǔ)?
热(zhì) 落(zháo)?
恨(zēnɡ)
告(fù)???
(yùn)?? 重(hè)????? ??
唤(zhāo)?? ?
绉(zhōu)? ?
迫(qiǎnɡ)? 无人问(jīn)???? ??
然长逝(cù)???? ?
惟妙惟(xiào)??? ?
三尺(yá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题文】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2)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
                                                                                  


参考答案:【答案】(1)县令翻越城墙逃跑了,官吏和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向东


本题解析:【解析】(1)关键词“逾”“走”“东”“止屯”,各1分,通顺1分。
(2)关键词“孰与”“唯”“俱”各1分,大意2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面对至今无法根治的顽疾,金融学家们争相把脉,提出了莫衷一是的“病理分析报告”。
B.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开拓者、首届中国经济学奖得主、深孚众望的经济学大师薛暮桥于7月22日下午5点12分在北京辞世,享年103岁。
C.即便是进行短线的投机,那其实也是在玩火,到海通证券股票上去搏取差价,无异于火中取栗,是一般的投资者所能为的。
D.无论世界发展到何时,矛盾总是存在的,有矛盾就有对立,有对立就有斗争。在这种斗争中,每一棵小草都有向金枝玉叶的生活水准看齐的梦想。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A“莫衷一是”意思是意见分歧,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此句用来形容病理报告不妥。C“火中取栗” 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此句用来形容冒险行为,不准确。“金枝玉叶”比喻出身高贵,此句用来比喻生活水准不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