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13 20:06: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重大胜利,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B.有关部门下决心进行足球打黑,敢于将其间的种种黑幕公之于众,必将有助于中国足球的起死回生。当然,扫黑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C.联通和电信因涉嫌依靠骨干网的垄断地位,通过价格歧视打压竞争对手,国家发改委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成为首批被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央企。
D.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贴近民生实际,关注民众吃喝住行用等基本需求,从而推动政府工作的科学发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天文学中,????????,?????????,??????????,???????????。据不完全统计,满月出现在????????,???????????,????????????。近10年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和“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各有4年。
①十六的概率是40%????????????????②有时甚至出现在十四或十七
③“望”就是月亮最圆的时候?????????④十四和十七的概率是10%
⑤这个日期有时出现在农历的十五、十六?
⑥十五的概率是50%?????????????????⑦满月被称之为“望”

A.⑦③⑤②⑥①④
B.③⑦②①④⑥⑤

C.⑥③①⑤④⑦②
D.⑤④⑦③②⑥①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2)对北大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歌》,网友们从专业角度评析倒也无可非议,但通过质疑这首歌曲去指责周其凤本人,甚至推测“权力无所不能”,__________反应太过激烈。
(3)美日韩等国对朝鲜将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声明作出强烈的反应,朝鲜政府却????????,宣布按计划发射。

A.偏见未免不以为然
B.成见未免不以为意

C.偏见不免不以为意
D.成见不免不以为然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陕北原生态歌手阿宝与熊汝霖合作的一曲《倾国倾城》,宛转悠扬,娓娓动听,诉说着一个悲欢眷恋如歌般委婉的故事。
B.《阿凡达》上映不到3个月,全球票房已经达到25亿美元,这创造了电影史上票房新的纪录,令人叹为观止。
C.合作广告,是指两个或多个品牌共同出现在一个广告中,广告同时承担多个品牌的推广,这种合作广告模式,往往能带来事半功倍的高效率。
D.面对海南“毒豇豆”事件,钟南山认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症结是“多头管理”,这的确是不刊之论。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无论国际风云如何?????,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大肆?????国家财产。
?????去年江水泛滥的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变幻 侵蚀 由于
B.变幻 侵吞 鉴于

C.变换 侵吞 由于
D.变换 侵蚀 鉴于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