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3 20:26: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生时代的诸多梦想,最终都会被时光磨蚀成供一套房,买一辆车,养好一个孩子。不管你是否愿意,现实就是如此。
B.高新区区委会要求:这几个明星企业的员工同样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绝不网开一面。
C.又有一批莘莘学子走入了高考考场,这是他们人生征途上最重要的一次战斗,祝他们吉星高照,凯旋而归。
D.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如思想理论、文学理论、史学理论,等等,富有中国特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一个孩子”后加上“的想法”等。B多项定语造成语意不明,“几个”修饰的不知是“明星企业”还是“员工”,可改成“这几个明星企业的所有员工”。C不合逻辑“莘莘”是“众多”之意,与“一批”相矛盾,可将“莘莘”去掉;“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可将“凯旋而归”改成“光荣凯旋”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撰文说,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及时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
B.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
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发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将“及时”调到“采取”的前面;C项,成分残缺,“个人素质”前增加“提高”;D项,句式杂糅,可删除“发作”。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你依照画线处的句子,仿写两句话,使语意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明了房子。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他们彼此用墙进行隔离,却通过电话进行联系;他们在门上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带序号的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 当前,文艺门类之间“各自为战”、“自说自话”的情况相当严重,?????????? ???????????? ?。如何把“专业的”普及到大众中去,把高雅的文艺作品介绍给普通大众,对文艺批评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①这种专业习惯,使部分批评工作者的文章缺乏大气以及自由驾驭材料的能力
②虽然业内人士颇多指责
③把大的题目一概视为空洞无物,斥之为不会做学问
④对于易中天、于丹等人登上“百家讲坛”
⑤但是却不能忽略他们在文化普及层面的贡献
⑥一些专业批评家就是看不得别人做大一些的题目
A.⑥③①④②⑤
B.③①④⑥②⑤
C.⑤⑥③④②①
D.④⑥③①②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龟玉毁于椟中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通假现象,A.“检”通“敛” C.“涂”通“途”; D.“颁”通“斑”;。对于课内文言通假现象,平时复习要学会整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