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5 18:40: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说,写文章时,不一定要把想说的话写尽,要留有余地,含蓄一些比一览无余更好。
B.水土流失与人们对森林的滥砍滥伐有关。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C.在毕业联欢会上,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向各位教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并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一览无余”,即一目了然的意思,正好与含蓄相对,符合语境的环境。B项“目无全牛”,典出《庄子·养生主》: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正好与“忽视整体利益的行为”的语境意义相反。C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正好与语境义相符合。D项“子虚乌有”,子虚和乌有是汉代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子虚”是虚假不实的意思,“乌有


本题难度:困难



2、语言运用题  调整文中语序,使句子通顺流畅。
本来呆板的静物,竹韵、虫声、断垣破屋、鸟语、松涛、无垠的沙漠,甚至于飘忽的雷电风雨,都能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你只要有闲功夫。
答:?????????????????????????????????????????????????????????????????????????
????????????????????????????????????????????????????????????????????????????? ?


参考答案:你只要有闲功夫,竹韵、虫声、鸟语、松涛、断垣破屋、无垠的沙漠


本题解析:把握句间的条件关系以及陈述主语中的递进关系,并注意词语字数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C.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小时。
D.他很有才华,但恃才傲物,同事们都不喜欢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互相救助。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却白白吃苦,没有得到一点好处。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在前方的兵力吃紧,部队换防一拖再拖,加上它到处插手,兵力使用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B.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中年人相遇相识在深圳;十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
C.腾讯公司首次公开拍卖QQ号,市民对此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爱心举动,有人则认为它有商业炒作的嫌疑。
D.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作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遇,用于初识。捉襟见肘:比喻困难很多,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莫衷一是:指意见纷纭,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十分之一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罹”,遭受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脱身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舒服
C.扣舷而歌之歌:唱歌
一觞一咏 觞:饮酒
D.正襟危坐 危:端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走到尽头


参考答案: 【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爽:过错,差错)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