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峨眉巅”意思是能够阻断峨眉山的顶峰。横绝,横着阻断。
B.“连峰去天不盈尺”描绘出一幅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近景画面。
C.“砅崖转石万壑雷”是动景的描绘,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D.“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两句直抒胸臆,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寞苍凉的环境气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横绝”的意思是“横渡”;B项是远景;D项是借景抒情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天涯沦落”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隐含了社会变化、政治衰落给人造成的痛苦。
B.“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两句叙述了江边送客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渲染了送别时凄凉愁惨的气氛。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两句中“千呼万唤”呼应上文的“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可见琵琶女出场是不得已。“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她由于身世低微,怕人瞧不起,不好意思,不愿见人的心理。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两句中“沉吟”的神态与询问有关,反映了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起”“敛容”一系列动作和表情表现了她克服内心障碍,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半遮面”的肖像描写表现了琵琶女有难言之隐,不愿见人的心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阅读《迢迢牵牛星》,选出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
A.这首诗虽以“迢迢牵牛星”入题,但所重点刻画的人物却是“皎皎河汉女”——描写了织女的勤劳、美丽,及其复杂的情感世界。
B.诗篇展开丰富的想像,假借牛郎织女不能相聚的神话故事,表现了社会的动荡,控诉了现实的黑暗。
C.这首诗选材奇特,且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叠字的修辞手法,使诗歌优美含蓄,意境深远。
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诗歌的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虽相距遥远,但彼此都在相互思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与原意不符,属曲解。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这首词的赏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既描绘了湘江寒秋图,又抒发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B.这首词描绘了深秋的萧瑟景象,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悲凉情绪。
C.用词准确精当是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如“看万山红遍”,一个“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
D.从词中可以看出,诗人和一群青年同伴在长沙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见证并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致大海》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致大海”这个标题,从侧面曲折地显示了对大海的敬意;而诗句“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心里充满了你”等,则从正面直接显示了诗人对大海的敬意。
B.诗篇落笔即以“自由的原素”5字为大海定位,这等于发出一个信号,它暗示读者:诗人赞美的似乎是大海的“形”;实质上,诗篇的核心则是颂扬自由奔放的“神”。
C.诗人视大海为朋友,先用第三人称“他”,后又用第二人称“你”,拉近和拉紧了同大海的关系,既写出自己对大海的难舍难分,又写出大海对自己的呼唤与怨诉。
D.诗篇结构圆合。——以“再见吧”开篇,又以“再见吧”煞尾,给人天衣无缝之美感。诗人又调动起多种修辞手法,诸如呼告、反复、比拟等等,更使诗篇富有艺术魅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诗的段①中先用了第二人称“你”(当然,其他各段也都有第二人称“你”),只是到了段②,才用了第三人称“他”。可见,C的评说不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