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2017-01-15 18:59: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冒险”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800字。(60分)
(1)喜爱冒险的人将死于危险之中。——罗伦哈根(德国)
(2)???人的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风险。——克尔恺郭尔(丹麦)
(3)???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中国)
(4)聪明的冒险是人类谨慎中最值得赞誉的一部分。——哈利法克斯(美国)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就是说,成功的过程必定冒险的过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冒险精神,但真正的冒险精神必须建立在社会良知的基础上,不能盲目冒进,要以深思熟虑为前提。
(60分)按201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卷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他哀怜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划策,也没能想出办法来搭救驴子。大家倒是认定,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人道地毁灭”也不为过,况且这口枯井迟早总要填上的。
  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驴子却出乎意料地安静下来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地抖落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地走出了枯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绝境与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人生角斗的况味
生活总是要直面绝境的挑衅。活着


本题解析:
读罢《人生角斗的况味》一文,我被一种搏击人生的精神深深鼓舞。面对“绝境与希望”这一话题,作者想到的是“活着就得和人生角斗,成功的意义就在于绝境向希望的逆转”,平地惊雷,震撼人心。这种坚韧的精神,也应该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的态度。
精神的表达,是需要技巧的。首先是从所用材料的人物中给予读者精神的感染。文章选取的美国登山爱好者、桑提亚哥、米开朗琪罗、贝多芬、托尔斯泰的事例都是精当且极具感染力的。其二,从语言表达而来的哲理与激情。如“身处绝境,能够拯救自己的恰恰就只是自己”“绝境是激发希望的源动力”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在生活的阴影中发现阳光,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奇美,在权威的书报中发现差错……发现美好,让人欣喜;发现高尚,让人尊敬;发现丑恶,令人愤慨……由发现到创新,更是一种质的飞跃。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该作文题是对往年广东高考作文的一次重大突破。完全开放式的命题方式让考生耳目一新。材料中的核心内容是“生活在那个时代(时期)好”,也就是说考生可以选择“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或者飞向未来,或者“活在当下”,只要能写出时代特征及时代魅力,那么文章的立意就完成了,审题的难度就相对降低了。
构思方面,考生可以选择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的兴奋点,将个人的志趣充分的表达出来,也可以穿越时空,将自己超越现实条件,把对生命的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表达出来。此外,结合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驯象人用一条铁链把小象绑在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长成了大象,可以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让小虎吃素,无论小虎怎么饥饿都不给肉食。小虎长成了大虎,可以攻击动物时,也不伤人。然而一次,驯虎人摔了一跤,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理解、分析文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