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那大锁就啪的一声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参照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不然要糊了。”“唉,怎么能放这么多油,油放多了不好!”
“请你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学会换位思考
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换位思考,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本题审题立意角度主要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 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手葬身涧底。
???????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必须攀附了,路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外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有一位英国农场主,他庄园里的果树长得特别好,而他周围的农场的果树长得很差,于是到栽种的季节,这位农场主便把优质的种苗分送给周围农场的人。人们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这样道德高尚、慷慨大方?这样他收获的果实不就卖不出好价钱了吗?而农场主回答说:“如果我的庄园周围都是劣等果树,那么那些果树的花粉还是会通过蜜蜂传播到这些优等果树中来,这样一来,大家都没什么好处。”
???????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审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请以“道德与利益”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段小磊曾是腾讯北京分公司20楼前台一名保安,其从保安成为外聘员工的故事被知情人放到微博后迅速传播开来,段小磊也被誉为“2012最励志保安”。段小磊成功的秘诀在于每天都通过便笺激发自己,即便现在转职成了腾讯公司的外聘员工,成了团队里的风云人物,他仍然保留这个习惯,他的工位上贴着各种写着工作任务和励志内容的便笺条:“多和同事交流,多向前辈请教”“每天浏览行业信息不少于30分钟;每个月发一篇有深度的博文”“努力,成为中国的乔布斯”等等。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要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构思点拨:
段小磊虽身处平凡的工作岗位,但志存高远,规划人生,不断激发提醒自己,促使自己进步,而这正是其成为“励志哥”受人敬仰的原因。在审题立意上我们可以确立“志存高远”“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正确认识自我”等主题。
素材举例:
1、“红楼痴儒”周汝昌:一生只做一件事。曹雪芹为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三百年后,周汝昌为了一部《红楼梦》,目盲耳聋,穷六十载,建立红学“四支”,使《红楼梦》之光华,粲然世间。红学家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