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19:15: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念诸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C.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D.凡民所失,悉奏除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一一列举;列举罪状.B临幸。C案件?监狱。D免除;授予官职)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橡胶冒险家和金融掮客手拉手走进上海的十里洋场。他们先找到之前从未打过交道的上海外资银行,得心应手地说服他们为自己的股票担保,然后在报纸上大事渲染“朝阳产业”——橡胶业,声称“买橡胶股票就是买明天”。他们还在报纸广告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橡胶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直接抵押,置换银两或外钞贷款,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A.得心应手
B.大事
C.信誓旦旦
D.天上掉馅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样,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本成语应用于“运用”方面,不适用于“说服”。B.大事:大力从事。注意与“大肆”(贬义词)的区别。C.信誓旦旦:誓言说得极其诚恳可信。D.天上掉馅饼:比喻不劳而获或不现实的事情。巧解词语题方法:⑴关键字决定关键义,“信誓旦旦”中“旦旦”是“诚恳的样子”。⑵辨析褒义和贬义,“大事”是褒义词,“天上掉馅饼”是贬义词。⑶避免望文生义,“文不加点”似乎是文章没有点读的意思,但实际上文不加点的意思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⑷有古汉语文化背景所决定的特殊含义,“豆蔻年华”在古汉语里特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⑸词语的适用对象,“得心应手” 应用于“运用”方面,不适用于“说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秋来颜色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项,“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反射、发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突出”,古义为“冲出”,今义为“超过一般,使超过一般”。D项中“钩连”在古今 都是勾通连接的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翁,通“工”)
B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徵,通“征”,征召?)
C历亭鄣堡戍(鄣,同“障”,阻碍)
D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鄣,同“障”,边塞险要处的防御工事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自以寿不得长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动词“使用”;其余均为:动词“以为”“认为”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