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19:16: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归去来兮辞》就突出了辞这种文体的特点,对归耕后农村生活的描写,就极尽铺陈之能事。
B.《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都是序文,都有作者对个体生命短促的忧虑和悲叹。但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如曹操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C.庄子的《逍遥游》阐发了他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D.李密从小依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故侍奉刘氏十分孝顺,《晋书·孝友传》将他列在首位,誉之“以孝谨闻”。因其要侍奉祖母而辞去官职,所以写《陈情表》奏请晋武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努力调动平时积累,仔细查找各选项中有关时间、朝代、作者、文体以及其他诸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词语的正确与否。本题中,D项关于李密辞官的原因不正确。李密辞官的真正原因是他不愿意做敌国的臣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讲的道理,有的对,有的不对,似是而非,叫人无所适从。
B.各地火炬手的选拔工作组织严密进展顺利,未发生一起徇私枉法事件。
C.她想得天花乱坠,仿佛博士学位已经到手,只等年薪几十万的工作。
D.小赵学习认真智力又好,这次参加全国高考,发挥又特别好,他要上清华是稳操左券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似是而非”是好像对,实际上不对,并非模棱两可;“徇私枉法”语意偏重,不如用“徇私舞弊”;“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情态,使用对象有误。“稳操左券”有充分的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末联(或尾联)。
B.李白的诗歌立足现实,准确而传神的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这类的典型作品。
C.《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其中“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D.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既有王昌龄、孟浩然这样的山水田园诗人,又有高适、岑参这样的边塞诗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台湾网1O月29日消息)据台媒报道,陈水扁与李登辉的关系陷入冰点,两边共同的友人对双方关系何时能够冰释,都很不乐观。
B.中国古老文明的历史如果说是以甲骨和青铜承载的,那么浇铸于速盘之上的文字则是当之无愧的青铜铸造的史书。
C.单兵防护系列被装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官兵灭火作战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填补了国内同行业。该成果列入了森林部队被装装备计划,将陆续装备部队。
D.设计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注重以人为本,不但考虑到灭火作战的方便快捷,而且把单一品种有机结合成整体,使之达到最佳的保障效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语序不当,关联词语“如果说”应放在“中国古老文明”前面;C成分残缺,应在“同行业”后面加上宾语中心词“空白”;D不合逻辑,即关联词语表示的逻辑关系同句子的逻辑关系不吻合,该句属于并列关系,应把“不但……而且”改为“既……又”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蛰居露马脚要言不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B.熨帖忘年交意气用事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C.伙并一溜烟生死犹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通牒黄粱梦山清水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参考答案:本题解析:(A繁—烦;B灰—恢;C伙—火 犹—攸)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