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5 19:21: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yǎn)然 (càn)头 还(lèi)   舞(xiè)歌台 B、(bó)老  弹(hè) (máo)节  苌(hóng)化碧 C、(qūn)巡  (máo)贼 (qiáng)橹  前(jū)后恭 D、句(dú) (zhǔ)文 临(qióng)  乍暖(hái)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提供的上联(或下联),补齐下联(或上联)。(6分)
                      ,他日图强展雄风
⑵无情岁月增中减,                     


参考答案:【答案】(1)今朝奋发立宏志  


本题解析:【解析】注意对联的修辞是对仗,每句3分,平仄可不作过严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家电下乡政策刺激了农村家电消费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为喜迎“虎年”,甘肃省会兰州的东方红广场新建了彩灯“民族团结柱”,颜色喜庆,丰富多姿,这些灯柱同建国60周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民族团结柱”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翘首西望,云海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如屏,纳木错如镜,可谓巧夺天工。
D.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之后,必将加快改革的步伐,很快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范围错用。“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某人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用来形容商品的热销不恰当。B褒贬失当。“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1多含贬义。C不合语境。“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极其精巧;“唐古拉山”“纳木错湖”并非人工所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是中央工作的主要原则,刮骨疗毒甚或壮士断腕,要不怕阵痛,这一过程具有艰巨性与反复性,因此必须再接再励。
B.因为一场名誉权官司,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书,长期以来在书店里难觅踪迹,这让很多读者遗憾不已。
C.优秀的人,独行在沉默的时光中,忍受着清贫与寂寞,踏着血汗的阶梯,攀上了他人企盼的高度;曾经的苦与累,成了他蜇伏的背景。
D.金价的波动,唤醒了中国市场对黄金的购买热情,而投资大鳄和中国大妈之间的黄金多空恶战,经网络放大,越来越多地带上了戏噱的色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再接再厉? C蛰伏? D戏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 style="WIDTH: 468px; HEIGHT: 84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468">A.立/梗??? ?
B.额/使??? ?
C.厚/朝??? ?
D.名宿宿营??? 囵/同?? ?
道/战??
长/享?? ?
舌/记?? 山谀奉承???
要/力能鼎???
圮/精竭虑???
揄/手蹑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