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19:25: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在钟楼、大雁塔北广场和大唐芙蓉园等处,彩灯高挂,歌声飞扬,购物游览的人群川流不息:浓浓的年味呼之欲出
B.各地驻京办曾被圈内人士称为“搞不动的东西”。如今,随着新改革方案雷霆下发,驻京办去留的悬念终于尘埃落定
C.一些单位领导在下属面前总是摆出一副目无下尘的样子,只管发号施令,不与员工沟通,结果导致人心涣散,离心离德。
D.有些文章唯恐在描述上不能穷形尽相,在抒情上不能淋漓尽致,在议论上不能鞭辟入里,结果反倒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目前每年诞生约8千部长篇小说,但能出版和发表的大约只有2千部左右,大量长篇小说严重产能过剩,但即便如此,国内一些作家还在乐此不疲地创作长篇。
B.要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C.为了找到“上帝粒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其全球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进行宇宙大爆炸的模拟,然后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环形隧道内分布着的1.5亿个感应器来传递和收集实验数据。
D.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什么话也不用说,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项重复赘余,“大约”与“左右”,删去其中的一个;C项语序不当,把“传递和收集实验数据”改为“收集和传递实验数据”;D项搭配不当,“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情趣”中的“深刻、深厚”不能与“审美情趣”相搭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动/然??血/炮??跷/独脾
B.游??侪辈/身??承/压好戏
C.漏/好??缧密??荷/利多销
D.联/自??会桐??散落/兵游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题文】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参考答案:【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先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常用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合衷共济哄堂大笑欢呼雀跃
B.惹是生非仁致义尽色厉内荏
C.欢欣鼓舞故弄玄虛行迹可疑
D.上吐下泻有条不紊胁从不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合衷共济(和)
仁致义尽(至)
行迹可疑(形)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