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九)
2017-01-15 19:52: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将下列名句填写完整。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3)其声呜呜然,?????????? ____,____????????????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 ?????????? ____。(苏轼《赤壁赋》)
(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 ??????????????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小题1:淇水汤汤,???????????????
小题2:????????????????,幽绝不通声渐歇。
小题3:舟遥遥以轻扬,?????????????????
小题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小题5:东篱把酒黄昏后,?????????????????
小题6: ??????????????????,皓腕凝霜雪。
小题7:野芳发而幽香,?????????????????
小题8:大漠孤烟直,???????????????????



3、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小题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小题2: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小题3:同心而离居,
小题4:??,桃李罗堂前。
小题5:,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小题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4、其他题  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②夫秦王有虎狼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③人方为刀俎,___________。(《鸿门宴》)



5、填空题  下面有关名著中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各是指的谁?
(1)只见他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长坂桥上,厉声大喝,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2)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3)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
(4)他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他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
(5)她却又把身子欠起,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回首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