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19:55: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
(3)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4)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参考答案:(1)五十而知天命;洞庭波兮木叶下
(2)固知一死生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充下列诗句。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 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3) 大风起兮云飞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邦《大风歌》)
(4) 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连峰去天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2)臣无祖母,???;祖母无臣,??????。(李密《陈情表》)
(3)层峦耸翠,???;飞阁流丹,?????。(王勃《藤王阁序》)


参考答案:(1)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无以至今日?无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百万雄师过大江。
(4)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因之以饥馑。
(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______________,且知方也。
(7)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______________,浴乎沂,风乎舞雩。
(8)为国以礼,______________,是故晒之。
(9)手之所触,______________,足之所履,……
(10)臣之所好者,道也;______________。
(1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______________,善刀而藏之。
(12)以无厚入有间,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无恒产而又恒心者,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层林尽染
(2)粪土当年万户侯
(3)钟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回答下面问题:
1.课文是循着怎样的一条情感思路来叙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含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本文的情感思路可分为五个阶段:
 ①开头至“觉今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