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成绩脊梁觊觎掎角之势
B.岿然傀儡喟叹揆情度理
C.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名法官接受采访时表示,《通知》对于规范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减轻来自其他政府部门的非法干预,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B.美国呼吁,卡扎菲自己应思考清楚,知道进退,如果还不下台,将失去全利比亚人民的同情。?
C.日本大地震的震级之大,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前所未有的,预计地震与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达三万多人。?
D.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选项 年龄段
| 18——25岁
| 26——40岁
|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 82%
| 69%
|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 72%
| 23%
|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 74%
| 65%
|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 35%
| 61%
?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参考答案: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以及能提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信息转换的题目,答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看清表格所列内容的项目,然后依据每项内容,根据要求横向、纵向比较,进而概括出规律特点。本题是要求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所谓“同”,就是找共性,这需要高度概括,因为信息的细节是有区别的,要求同存异。所谓“异”,就是分别看两个年龄段的人,在认识上的取向差异,这要求综合来看,找出方向上的不同来。此外,组织语言一定要概括,这是硬性的要求,一般不要出现具体的数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大召开前,媒体上谈论改革的声音不绝如缕,这表明人们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 B.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 可是情随事迁,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萦。 C.这是一家国家级的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D.在这次研讨会上,他作为经理首先发言,看上去是说一件比较普通的事,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有特指的,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项“不绝如缕” 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指声音微弱而悠长。或在某方面继承者稀少。此处不当。B项“情随事迁”是指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题意不符。C项“趋之若鹜”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周汝昌先生有极高的学养,他以出神入化的文笔生动地阐述了“女性大悲剧”的“红学”见解。 B .面对种种诋毁和流言,他愤怒地斥责说:“这完全是杯弓蛇影,无稽之谈。” C .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终于因为种种丑闻陷入四面楚歌,黯然辞职了。 D .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多达 39 、 2 万,人们在叹为观止的同时,又不免产生一丝忧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解析】A、一般指技能,不形容文笔;B、指疑神疑鬼,妄自惊慌,这里的意思与事实不合;D、形容事物好到极点。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