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19:58: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飞鱼跃(yuān)极泰来(fǒu)抓耳腮(náo)纵横阖(bǎi) B.高屋建(líng)刚正不(ē)狗不若(zhì)钟灵秀(yù) C.台高筑(zài)趑不前(jū)功亏一(kuì)筹交错(gōng) D.牙咧觜(cī)狗尾续(diāo)苟延残(chuǎn)惑人心(g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查,中午1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长句的主语是“公安干警”。A项主语分别是“犯罪嫌疑人”与“赃物和赃款”,与之不一致。B项前句主语一致,而后半句主语则改为“赃物和赃款”,不一致。C项前句主语是“犯罪嫌疑人”,不一致;后半句一致。D项主语可看做承前省略。各句主语在字面上完全相同,这是话题一致的第一种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次广交会上,爱华机电公司展出的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B.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艰苦的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C.从早前的桃园缺水危机,最近的“二次金改”,一直到现在高捷弊案,民进党当局深陷困局,四面楚歌,已经面临严重的执政危机。
D.最近气候酷热,加之病毒性感冒流行,学生的作业交得不是那么整齐,我们有的老师就以为是学生丧失斗志了。同志啊,不能这样过分苛求苦战了三年的孩子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给予很高的评价”主语不是“这两个模型”,可将“给予”改成“得到了”B暗换主语,结构混乱。主语为“冲突双方的紧张局势”D“过分”与“苛”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在地震中逃生是人本能的反应,作为老师在地震时逃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知道“范跑跑”(范美忠老师)为什么在逃生后说出“连亲娘也不救”的话来?
B.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竹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竹谱序》),正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丁兆光在荣誉面前头脑是清醒的,总忘不了黄宪虹说的:“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的联句,这句话激励他发奋地用功,继续努力去创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之间不是隔绝不通的。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祈向。
①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
②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③“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④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A.①③④⑤②
B.⑤③①④②
C.⑤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⑤③确定应选B项。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的衔接能力;⑤③①④②这样排序是最洽淡不过的,所以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