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5 19:59: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意气勤勤恳恳???????????????????????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④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⑤纵士卒无赖?????????????????????????⑥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于是项伯复夜去?????????????????????⑧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A.①④⑦
B.③⑤⑧
C.③⑤⑥
D.④⑦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各地有关部门要随时关注企业的用工变化,加大对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用工信息的揭露力度,避免劳动者盲目流动的情况出现。
B.在群体性事件中,政府要制止民意的暴力表现,也要实事求是地把握极端行为背后的合理诉求,避免平时对民众的怨气麻木不仁,一旦出现激烈对抗就把警察推到第一线。
C.科学巨匠钱学森去了,但他那“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的遗言却如晨钟暮鼓,时刻萦绕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耳边,发人深思,催人思变。
D.由此来看,专家们的“房价论”无非也是一种心理预期,房产市场不会因此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其实不必太当真,更不能将之当成房产消费的“依据”,大可不了了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揭露”为“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披露”为“揭示其隐私,暴露,显露;发表公布”据语境应为“披露”;B项“表现”为“表示出来的行为、作风或言论”,“表达”为“表示思想感情”,据语境应为“表达”;D项“不了了之”为“该办的事没有干完,就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语境为对专家的“房价论”不应重视,故应为“一笑置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分析家认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需要拿出合作与妥协的精神,才能达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新协议。
B.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学校在优先接收和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后有学额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收即将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C.“通过海底隧道的高速铁路,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中国,4个小时就可以到北京。”这样的说法中国人听起来很新奇,但在韩国,这一构想并非痴人说梦。
D.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制造”这一广告做到全世界去了,就义正词严地说世界各国人民离开“中国制造”日子就过不下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与上下文语意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与“闻寡人之耳者”的“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左右欲刃相如。
B.朝服衣冠。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秦王恐其破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填在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2)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了。
(3)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边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   )。

A.化装  标致   反映
B.化妆 标致  反应

C.化装  风致   反应
D.化妆 风致  反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化装”一是演员为了所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二是改变装束;“化妆”是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