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20:00: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C.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D (A智 B返C拒?纳)
点评:这种题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大多数通假字都很常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积累就行。很多通假字都是同音形异字,可以根据句意来帮助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释怀。
B.随着社会审美力的不断提高,现代青年都希望自己具有魅力,魅力几乎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但魅力却并不衷情于所有的年轻人。
C.曾破微书世界纪录的周新生,新年伊始,又萌发了书写《澳门基本法》微书的念头,近日正处在紧张的筹划、润笔过程中,希望再创佳绩。
D.当前滞留在广州市的流浪乞讨儿童有500多人,年龄从几个月到12岁不等,并以8至10岁的儿童居多,其行乞点集中在主要的交通路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释怀”指人内心某种情绪或感情的消解,应改为“忘怀”。B“衷情”指内心的情感,属名词,应改为动词“钟情”。C“润笔”指给做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入谢(感谢) 置之坐上(同“座”,座位) 置车骑(留下) 道芷阳(动词,取道)
B.军霸上(驻军) 还军霸上(军队) 沛公军在霸上(驻军)?至军中(军队)
C.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大礼不辞小让(讲究) 何辞为(告辞)
D.距关(拒绝) 毋内诸侯(通“纳”,接纳)数目项王(屡次) 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张良入谢(谢罪);B、沛公军在霸上(军队),至军中(军营);D、距关(把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
B.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C.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D.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已”通“矣”? “敛”通“殓”? “世”通“逝”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朝着形成战斗力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西方多家主流媒体关于此事都作了很详细的报道。
B.自从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校园里的书香气浓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许多同学真正体会到经典的确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C.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 学的领域,我们不必求全责备他们某些过激言论。
D.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竭力争取连任的贝拉克。奥巴马雄心勃勃,志在必得;而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显得有些吃力,勉为其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终生”与“终身”,意思都是一生,一辈子。前者多就事业而言,后者多就切身的事而言。“终身”切合语境。A关于: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用在主语前面,作状语。应将“关于此事”调至“西方多家主流媒体”前;或将“关于”改为“对于”。C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带宾语。D勉为其难:勉强去做力所不及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谦敬不分。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