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5 20:01: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常识,顾名思义是日常的知识.不要小看这些日常知识,它们不会先天地植入   人们的大脑,某种程度上却又是应该必须了解、必须掌握的知识·在事实面前我们恐怕得承认,我们很多人的常识还是凤毛麟角·比如因为对溺水者、对窖井作业遇险者盲目施救而导致更大悲剧的事情,近年已经发生不少起了,性质几乎如出一辙.究其根本,就是施救者缺乏这方面的相应常识.而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众同样太需要被普及一些常,尤其是应急常。

A.顾名思义
B.凤毛麟角
C.如出一辙
D.尤其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B项,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不符合语境。A项,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含义。C项,如出一辙: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事情非常相似。故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打开哈代的作品集,如同打开宝物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闪现出人性的光芒,迸发着艺术的灵光。
B.雷曼兄弟破产带来了市场恐慌,让市场形势更趋恶化,资产价格下降了三倍,使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都受到压抑,并很快处于干涸状态。
C.我们应该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了解和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学习外语。
D.古罗马帝国的辉煌仍然是西方历史不可逾越的高峰,它在政治和文化上所贡献的智慧也一直哺育着后来的欧洲文明,吸引了无数后来者去探寻古罗马兴衰的奥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常用也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句缺少主语,应在“处处闪现”前加诸如“作品集”之类的词语作主语;B项错误是,“下降”“缩小”等词语后面不能加“倍数”之类的词语;C项错误是,“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和“了解和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语序颠倒;“这一点”指代不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文段语句排列恰当的一组是
①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
②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
③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
④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
⑤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①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初秋的芦苇荡别有情趣。你看,?????????,如绿透了的海;?????????,那是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雾霭溶溶的、柔柔的。苇穗已在拔节,?????????,犹如待开待展的高粱穗。芦苇荡里??????????????????????????,在阳光里变幻着奇彩。你惊叹大自然的万千神奇,但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随心所欲。
①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②新穗抹了浅浅的绿
③苇尖上挂上了一层淡淡的亮色?????④红的敷抹
⑤黄的点染???????????????????????⑥绿的底色

A.①②③⑥⑤④
B.②①③⑥④⑤

C.①③②⑥④⑤
D.②③①⑥⑤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语段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描述芦苇荡的。“无边……荡荡”与下文“如绿透了的海”构成比喻句,是描述“整体”,故第一处选①; “淡淡的亮色”与“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相衔接,因而第二处选③;“新穗”与上文“苇穗拔节”及下文“待开待展的高粱穗”相衔接,所以第三处选②;“底色”“敷抹”“点染”是画画的先后顺序,因此第四、五、六处依次选⑥④⑤。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高考试题中比较常出现。语序题要注意其说明顺序或表达的逻辑,从前后照应关系中理出语句的前后顺序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丽/儡叱紫嫣红急/手成春
B.计/灭/三其口跷/下自成
C.囹/龃别/渐佳境词/求关系
D.信/ 然 /尽职守益/无于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guī/kuǐ,zhà/chà,zháo/zhuó;B guǐ/wuí,jiān/jiān,qī/xī;C yǔ/yǔ,zhēn/zhēn,gòng/gōng;D jiān/qiān,kè/kè,bì/bì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