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5 20:04: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对文学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B.白居易,唐代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C.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陈子昂齐名,世称“初唐四杰”。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改革文风,扩大诗文题材,风格也清新刚健,开创唐诗新气象。
D.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唐宋派”代表人物,他写的反映家庭琐事或亲旧生死聚散的短文,朴素简洁、悱恻动人。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陈子昂不是初唐四杰之一,应该是骆宾王。作家作品与文体常识容易混,在记忆时作者的时代国别代表作品要记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也是记忆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任选一题)。
(1)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
(2)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参考答案:(1)一年春作首 勤下地耕耕?一年春作首 别上网QQ??三农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B.我在当时心里有一种战争,使我不能睡眠。
C.月球探测过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D.随着通信日益发达,手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后,关于手机质量投诉越来越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一面对两面。B前后主语不一致,应改为“当时在我心里有一种战争”。D“不可缺少”和“必需品”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美国情景剧‘《成长的烦恼》中伯纳的扮演者安德鲁被疑在加拿火自杀,而该剧其他主演或遭遇车祸,。或星露顺畅,近况良莠不齐。
B.一个公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用全民所有的国有_十地“租地买房”所承担的负担,竟然比在私有制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买地买房”还要高得多,这在外人看来成了不可理喻的笑话。
C.有人批评说,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张涵予j其他演员几乎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物。
D.中国足协开出重磅罚单,对三支涉赌球队进行严厉处罚,足协官员表示,这样的处罚不足为训,但愿能给中国足坛带来希望。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5、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与之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的句子。
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他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事豁达的,他多看了几道风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把厚书读薄的人是智慧的,他找到了方法;把薄书读厚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