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15 20:10: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剑潭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牲作用。
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C.美国警方公布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公众有机会感受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
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员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黄粱美梦金钢钻以逸待劳相辅相成
B.完璧归赵必需品不明就理变幻无穷
C.火中取栗照相机额手称庆原形毕露
D.黔驴技穷钓鱼竿分庭抗礼不悲不亢



3、语言运用题  请修改下面这则应用文,分条说明修改理由,且将改文抄在后面。
寻人启示
吾妹王晓娅五岁,不幸失踪于商场之中。吾妹身高1.2米,上穿红色外套,脸蛋奇艳无比,下穿蓝色牛仔裤,脚穿白色皮鞋。望知情者速告之。联系电话:88776699



4、语言运用题  排列下列句子的语序,使整个语段中心明确,意思完整.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①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
②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③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④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⑤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⑥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横线上所填语段的正确的序号是 :????????????????????????????????????????????



5、阅读题  阅读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梃:木捧。
小题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安承教”的意思是愿意诚心接受指教。
B.“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揭露了梁惠王驱兽食人的残暴行径。
C.上述文字在一问一答中体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
D.孟子提到孔子的话,是为了用孔子的仁义来劝说梁惠王不要让老百姓受饥而死。
小题2:分析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和下面的选段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3分)
狗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①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莩(piǎo ):通“殍”,饿死的人。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