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5 20:11: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理解,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 ]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默写。
①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秋以为期。(《诗经·氓》)
②磐石方且厚,__________。蒲苇一时纫,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参考答案:①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②可以卒千年 便作旦夕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②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③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江晚正愁予,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
④群臣吏民,______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①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雨巷》通过象征性的意象、意境,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为作者戴望舒赢得了“泥土诗人”的美誉。
B.《鸿门宴》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史记》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先河,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被鲁迅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词是诗歌中的一类。产生于隋唐时期,兴盛于宋代。其要求是“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按创作风格可以分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岳飞、辛弃疾)和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
D.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他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课本知识和课堂所学努力回忆。平时也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勤做笔记的好习惯。题中,A项错误在于,“泥土诗人”是臧克家。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