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蹑足行伍之间,?????????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3)薄雾浓云愁永昼,???????? 。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参考答案:(1)虎鼓瑟兮鸾回车?恍惊起而长嗟 (2)而倔起阡陌之中(3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瑟”“鸾”“倔”“嗟”。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
(1)联系本诗的前两句,概述诗歌描绘的山村所具有的独特风味:
(2)请品味“闲着中庭栀子花”中“闲”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6分)(1)①村落很小;②居民分散;③山居“幽”“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人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到吴公台,写下这首诗。
【小题1】诗的中间两联,主要用了哪两种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物?(5分)
答:
【小题2】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手法:远近结合,衬托,(视听结合或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二联一写近景,一写远景,第三联以夕阳衬旧垒,以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此两联承前,写登台所见之景。诗的门牌首联,以古台摇落和秋日望乡对举,既切题旨,也烈军属出了登台思归的寂寞情绪。接着的一联承古台而来,野寺无人的荒凉,云峰隔水的幽深,层次井然,尽收眼底。第三联写古台野寺的破败景象,冷寂凄清。那西下的残阳正依恋旧时的军垒,而空疏的林中在回荡着晚暮的钟声。无论是看到的和听到的,都给人落寞萧索的感觉,它强烈地表明,当年征战疆场的英雄事业,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 式
故国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注:汤式,生卒年不详,宁波人。元末曾补本县吏,后落魄江湖间。明成祖朱棣时曾为文学侍从。
(1)最能集中体现这首元曲情感的是哪个词?请阐释其具体含义。(3分)
答: ????????????????????????????????????????????????????????????????????????
(2)简要赏析曲中“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3分)
答:??????????????????????????????????????????????????????????????
参考答案:(6分) (1)?“漂泊”一词。指诗人感叹命中注定一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①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小题1:请简析首联第一句中“冷”字的好处。(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冷,寒冷之意。(1 分)②此字双关。“冷”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今朝郡斋冷”是说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冷”字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写出了郡斋气候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冷,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正是因为自己的寂寞,因为“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可见友情之炽热,所以为下文思念山中道士做铺垫。
点评:本题是典型的炼字题。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因为“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可见友情之炽热,这淡淡的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浓浓的情意。由天气冷,而想到道士,进而想到他们清苦的生活。“欲持一飘酒,远慰风雨夕。”写诗人借酒送暖的心迹: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飘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诗末二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前句写秋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后句写秋思:故人在山间飘零,哪里能寻到他的踪影,自己只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表现了诗人无限惆怅的怀念之情。
点评:所谓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情感,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要大得多,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