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一生洁身自好,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封建士大夫的精神支柱。
B.对于处国文化遗产我想我们的态度应该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拿来。
C.招聘人才不像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找个大鲜亮的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糊涂呢?
D.局长的儿子考上大学,他送去了一个大红包,还组织很多人去“热闹”一场,谁不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不管哪个意思用在此都不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生何其短, 。 , , 。
, 。所以,他们的一生,是无悔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①即使到最后一刻
②因为——他们毕竟为此而奋斗过
③但追求却无限
④因为——这毕竟是他们挚爱的事业
⑤自由、和平和真爱“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
⑥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怨言
A.③④①⑥⑤②
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①⑥③②⑤
D.④③⑤②①⑥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③“无限”对应上句“何其短”,并总启下文。⑤句紧承③对“追求”做具体阐述,①⑥句组合成一个复合句进一步阐述“追求”, ④“这”指代⑤①⑥内容,阐述“对事业的挚爱”, ②“此”和“这”指代的内容相同,但必须先有“挚爱”,然后才能“奋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做此类题时要注意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 话题是否一致 →→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某社区的宣传栏安排了我国2009年——2010年发生的以下事情: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西南旱灾、青海玉树地震、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上海世博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请你为这期宣传栏写一则“前言”。要求:紧扣内容,富有文采。(6分)
参考答案:2009年——2010年的中国既经历了悲怆,也感受了喜悦。(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最
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位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
①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
②在这样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
③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
④因而也很难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
⑤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
A.②①④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①⑤③②④
D.③④②①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抓住“因而”关键词,揣摩句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句序排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唯心论者的错误观点。
B.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C.他背着处长和副处长私自收受承包商馈赠的高级礼品。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病。分析时注意从语病的成因来看,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到正确答案。A项中的“证明”与“错误观点”不能搭配。B项中的“第一部”与“处女作”重复。C项有歧义,收受礼品的人不清楚。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