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1-15 20:26: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但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老舍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认识自己
俗话说:一个人最大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极具思辨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文。首先必须理解“自我”与“认识自我”的具体含义和区别。其次要在实际生活中撷取“自我”与“认识自我”的具体现象或事例。写作的重点在于辨证地阐释“认识自我”的命题含义。正如材料所说,“认识自我”,就是与自己对话,就是自我评介、自我教育、自我发现。认识另一个自己,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认识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认识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的个性。一个人多多少少是分裂的,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平等、理性的对话,正是一个人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网络中流行一句话:“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感悟,请以“开在窗口的玫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开在窗口的玫瑰
秋天,校园里流行白运动鞋。雪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的最佳立意是,要珍惜手中握着的,而不是去追求其他的,放掉手中握着的;我们不要总是对不切实际的事情抱有幻想,而忽略了身边能抓住的美丽。本文最好通过写一件事或一个人来表现这个意思,写事要有点波澜,写人要形象鲜明,多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体现自己对这个人由讨厌到接受再到喜欢的过程,突出“开在窗口的玫瑰”这个主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常听人们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呈半开放式,主题可以就一个角度或侧面构思,但不能脱离材料,题干材料中明确说:常听人说。即别人观点如何。后面又有你怎么看?即要求我们明确自己的观点,是否同意。我们看“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这句话中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要我们努力向前、不要甘于落后。从此角度可以立意:“进取精神”“不甘落后”等。而我们也可以从反方面去立意,即要做凤尾,不做鸡头。因为鸡头代表领导,代表前卫,代表争先等。而生活中我们过多的重视这些会是我们的生活失去方向。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反弹琵琶,很可以写出新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短语式命题,写作时可从两个角度加以挖掘。第一个角度,“一路上”可实指上学、放学、旅游、上班等具体的路上;第二个角度,可虚指人生旅途中,或人的生命历程中。“你”可指具体的人,也可指具体的物体,还可指抽象的事物。具体的人,可指一路上给你温暖、帮助的人;具体的物体,可指陪伴你、给你带来快乐的物体,如篮球、吉他、小说等;抽象的事物,可指人的梦想、希望、信念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60分)
推开门,我们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推开门,我们也会遭
受到沙尘的袭击。
推开门,我们拥有了沟通的快乐;推开门,我们也会丢失内心的宁静。
推开门,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闭上门.我们能独享心灵的自由。
对于“门”是推开还是闭上,人们观点不一。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自主
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