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5 20:29: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教育部将根据有关政策重新____大学收费标准。
②网络语言的蔓延____,致使现在的青少年学生不知根在何处,无根的成长必定结出无根的浮萍。
③消费者协会发言人将____自带酒水行为判定为一种“霸王条款”,并呼吁消费者进行抵制。
④____“基地”核心领导层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____尚未达到此前美国所想象的一蹶不振的地步。
A.核算 流行 拒绝 即使/也
B.核定 盛行 拒绝 尽管/但
C.核定 盛行 谢绝 尽管/但
D.核算 流行 谢绝 即使/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订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要大而无当
B.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C.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D.他说:“他虽然犯了这样大的错误,但我还是不愿意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选项全部为成语,考点单一。B“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用“身临其境”才妥当。(A。大而无当:广大而无边际。当,底。也说“大而不当”。原来是说接舆的话夸大而没有证据。后用以表示大而不切实际的意思。此处望文生义。C.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不合语境。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他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目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京剧是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演变而成的。(或:徽剧经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B.“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C.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D.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林黛玉进贾府后,受到贾母的___________。朝夕相处中,她与宝玉产生了共同的思想和志趣,她从未像宝钗那样___________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她向往爱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只能成为一种___________的希望。
A.宠爱 规劝 渺茫
B.溺爱 规劝 迷茫
C.溺爱 奉劝 渺茫
D.宠爱 奉劝 迷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