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5 21:03: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

A.蚕(chán)丛鱼凫(fú)秦塞(sài)猿猱(náo)
B.抚(fú)膺(chán)巉岩喧豗(huí)崔嵬(wēi)
C.咨嗟(juē)馔(zuàn)玉欢谑(xuè)荆杞(qí)
D.啾jiū)啾旧醅pēi)朔(shuò)漠渔樵(qiá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án B. wéi? C.ji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个月来,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新 闻的持续发酵,其作品广受热捧,甚至一书难求。这股“莫言热”至少会延续至今年年底。然而,在莫言作品获热捧的背后,不可忽视的却是中国民众的“阅读危机”。
B.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去年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C.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小时候住过的地区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袅袅的炊烟,那熟悉的乡音。
D.中新网11月13日电,在2012美国总统选举投票中,现任总统奥巴马击败竞争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的黑人总统,也将迎来其又一个4年任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成分残缺。“施行”后面缺少宾语“政策”;C搭配不当,“看到”“熟悉的乡音”;D主语转换,最后一个分句加“奥巴马”。
点评:辨析语病句题为必考题,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病句的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类型,并在实际做题中熟练运用,尤其是结构混乱这一病句现象在高考中较难把握,需要学生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为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_________,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_________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_________……
A.约束 淡去 风范
B.制约 淡忘 风范
C.约束 淡忘 风尚
D.制约 淡去 风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一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节选自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①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
②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
④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⑤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⑥可是人的对于超越入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④②⑥⑤③①
B.③⑥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⑥⑤
D.③⑤⑥④②①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④先总结说中国圣人入世又出世 ②引出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③①⑥⑤又推导出未来哲学也可能既入世又出世。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