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5 21:08: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酒驾酿出的惨祸,令人惊心动魄。不少家庭因此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亲人也因此阴阳相隔。所以说,严惩醉驾势在必行。
B.让我们更加成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情深似海不可磨灭的兄弟情谊吧,因为友情是我们心中一个没有结局的童话!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本书所谈的,不过是自己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一得之见,不一定很正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A.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应为“触目惊心”。
B.不可磨灭: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C.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贬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端正 颛顼 揣摩 用力挣揣 惴惴不安
B.幸福 蝙蝠 青蚨 幅员辽阔 拊掌大笑
C.草莓 央浼 联袂 不胜枚举 春光明媚
D.获悉 新禧 隰地 畏葸不前 条分缕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五个读音分别为:duān、zhuān、chuǎi、chuài、zhuì、zhuì;B项四个读音相同,读为fú,第五个读fǔ;C项第一、四个读音相同,读为méi,第二个读měi、第三、五个相同,都读xī;D项分别读为xǐ、xì、xǐ、xī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不要改变原意。
  李煜之所以如此信佛佞佛,究其原因,一则是家庭的影响,二则是由于国事的安危,三则是因为个人性格和经历的缘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家庭的影响,个人的性格,经历的缘故,国事的安危是李煜信佛佞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句一分,扣完为止)
⑴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⑵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⑤________.女也不爽,____⑥___________. 士也罔极,________⑦_____.(《诗经。氓》)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⑸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珊珊可爱。


参考答案:⑴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⑵西北望,射天狼??⑶渐车帷裳???士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上海世博会期间,游客想要进入一些有名的场馆,一般都要进行几个小时的排队。为了早点进入场馆,一些游客选择了插队的方式。如果你是世博志愿者,发现游客有插队现象,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
  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
(1)对同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年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小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示例:(意对即可)
(1)对同龄人:排队是一种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理解、分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