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九)
2017-01-16 12:20: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些民族文化的通俗形式,常常浓缩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成份和内容,无形中可以对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行为和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易中天的走红已经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通俗化与大众传播平台结合所产生的惊人效应,那么,于丹的出现只是加强了这样的印象,甚至更夸张些。有人戏称这些文化的布道者是“文化奶妈”,缺少文化的大众,也总要寻求自己的文化来源,这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昌运的根。与此同时,较长时期地与传统文化的隔离,也必然会导致大众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精髓大义理解的极度下滑,已少有人能很明确地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当然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把文化通俗化,并以一种适合的方式导入大众之耳。于是就有了我们姑且称之为“文化奶妈”的易中天、于丹的风行一时。
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2、写作题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苏东坡当年任职黄州,有一种流行病肆虐,本地医生无法治疗。后有一外地人献出奇方,东坡采用后很快见效,控制了疾病。东坡对此药大加赞誉,从此,无论有什么疾病发生,都推荐使用,后来东坡自己生病,也照方服用此药,结果未愈而死。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作文。
  要求:自主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写作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800字。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蜜蜂把一壶蜜送给天神,天神十分高兴地说:“谢谢你,现在我也想送一件东西给你,只要你喜欢,我尽量满足你的愿望。”蜜蜂反复思索,很久才说:“天神,我经常为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而苦恼,请赐给我一根一刺就能致人于死地的毒针吧!”天神听了之后,心中有点不高兴。但既然已经答应了蜜蜂,不好出尔反尔,只得履行刚才的承诺。天神对蜜蜂说:“我可以送你这种针,但必须给你讲清楚,就是当你刺人之后,拔出毒针时,你的生命也就随即结束了。”
以上寓言告诉我们:蜜蜂得到了不该得到的东西,同时又失去了自己本不该失去的东西。我们在进行社会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往往也会遇到或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时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