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十)
2017-01-16 12:21: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
B.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其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以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其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成为后人传颂的名句。
C.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等。
D.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一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人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文意,依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扩展语句。
翻开古往今来的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
??????????????????????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参考答案:答案举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关心民间疾苦;读陆游


本题解析:(根据给出的文字举例应是诗人词人,而且应是同一流派的,还要同“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相照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遇荷蓧丈人,丈人语含讥讽,甚至只顾“植其杖而芸”,态度倨傲。表现出他对孔子行为的不以为然。而留子路宿,又表现出对孔子的敬重。(《论语》)
B.拉斯蒂涅去伯爵夫人家拜访,因为没有马车被门房轻视,找不到客厅被下人耻笑。一开
始与伯爵夫妇交谈甚欢,但提到高老头时,伯爵夫妇态度立即转变。(《高老头》)
C.周瑜用“招亲”之计欲谋害刘皇叔,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周瑜气得昏过去,醒来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后死去。周瑜死后鲁肃为都督,总领吴军。(《三国演义》)
D.刘备以助刘璋协防汉中张鲁为名进兵西川,却损失了庞统。诸葛亮增援,入川途中,张
飞义释严颜,不久,刘备得了马超攻入西川,占领成都。(《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招亲”之计被识破,是二气周瑜,周瑜气死在“假途灭虢”之计失败上。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之际,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广泛同美国社会各界接触,向美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传递中国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的信号。
B.春节临近,喜庆欢乐的气氛,随着一排排商铺门前挂起的大红灯笼,居民楼里家家户户张贴的喜气洋洋的门联,浓浓的年味传遍了大街小巷。
C.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拍摄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塑造和加强了中国繁荣发展、开放和谐的国家形象,是新时期对外传播的又一新的形式。
D.“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在孔庙拉开了序幕,再现了传统节日场景,有助于广大民众更好地认识申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