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6 12:21: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在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人,先写出你对他(她)所作评价的比喻物,然后引用其一句名言作佐证。名人:屈原?司马迁?岳飞?李清照?曹雪芹?鲁迅?巴尔扎克。
名人????比喻物?????名言
例如:陆游????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6分)
????????????????????????????????????????????????????????


参考答案:例句:司马迁:泰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本题解析:属于识记型,平常要记得这些名人的诗。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是“陕西省阅读文化节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6分)


参考答案:【答案】标志以打开的书籍与展翅翱翔的飞鸟组成;(2分)突出浓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要求,抓住标志中的蓝色部分要素进行简述,图形是由一本本打开的像飞鸟一样的书组成的长梯;在答寓意时,可根据题干中“陕西省阅读文化节标志”,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联想,很容易想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故可从文化气息、进步的阶梯等角度作答。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2月21时24分,新华社发表了温总理致新华社总编室的更正信。全文如下:
新华社总编室:
贵社昨天播发我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其中岩石学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
温家宝
二00九年十月十二日
对照原文,温总理的“更正信”仅更正“3”字,即将“火山岩”更正为“变质岩”,并就“岩浆岩”作了注解。可以断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发表后,温总理又认认真真地阅读了全文,否则他是难以发现其中的错误的。
读了这则消息之后,你有何感想,请谈一谈,15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总理的致歉信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在错误面前,我们应当秉持的态度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人口造成伤害。
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现在却受到人们青睐,在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度。
C.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渺茫的。
D.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改“温暖”为“冷暖”;C多重否定不当;D“切忌”与“不要“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的时间。
B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方法,在反复地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
C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D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头的亲戚,或者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