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习惯性误读字》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七)
2017-01-16 12:24: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寒(太阳的温暖) 形骸(身体)   收敛(收拢聚集)
B.缩(紧迫)    间或一轮(偶尔) 享(喜爱、羡慕)
C.沸反天(满)   陷(幽远)   安(安闲)
D.薄(轻视)    罪(抵作)   不相识(向来)



2、填空题  在下面横线上分别续写一个含“”字的成语,然后加以解释。
  在汉语里,含有“明”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表示褒扬、赞美,例如“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再如①?__________。含有“明”字的成语或熟语也可以表示批评、贬责,例如“明抢暗偷,”斥责公开抢劫、暗中偷盗的行为;再如②__________。



3、语言运用题    近年来,“牛”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不但词义发生了变化,而且使用范围也扩大了。请你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牛”字的含义。
(1)新奥运的真正看点在新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显得很牛。(《互联网周刊》2008.8.5)
(2)如果现在问起:“谁是中国当代文坛最牛的人?”可能你听到的回答会是郭敬明。谁是郭敬明?传媒宣扬的去年以1100万元版税收入,高居“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的好汉是也。[《跨世纪(时文博览)>2008年第9期]
(3)袁绍他现在很牛啊,他觉得他气壮山河,他可以气吞万里如虎,他现在求胜心切。(易中天《品三国》)
(4)开完见面会,北京的同学就叹道,咱们全球都是“牛人”,听人家嘴里蹦出来的一串一串的英文,我知道自己再不能睡懒觉了。(任羽中、张锐《完美大学必修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 项是 [???? ] 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B.二日砥砺(培养)德行。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讨)可也。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细知道)。



5、语言运用题    在2010年网络流行语排行榜中,“给力”一词榜上有名,甚至还进入了《人民日报》的头条标题。一时间,“给力”充斥着大小报章的各个版面,成为新闻标题的“热词”之一。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新闻标题中“给力”的具体含义。
(1)《广州治堵,公交优先政策尤需“给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政府出台两“硬规定”,给力廉政制度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习惯性误读字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