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2017-01-16 12:27: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畅交通圈。
B.最近的两场热身赛,加盟青岛队的美国篮球巨星麦蒂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分说,这让球迷对他在中国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C.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潮。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编剧,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D.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抚顺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望文生义。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B.不容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D.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IDTH: 497px; HEIGHT: 84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497">A.片(tuò)??
B.弱(qiè)??
C.吞(shì)??
D.石(jiàn)? 负(jiù)??
(kù)???
(suí)??
(yàn)?? 然(sǒng)
(xuè)?
开(hào)?
(zhé)? 反盈天(fèi)??
敛气声(bǐng)?
或一轮(jiàn)?
群山万(h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_______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2)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_______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法???????????。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此后的是人们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4)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_______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A.防止???????以至/保证??????奥秘??????移植
B.防范???????以致/保障??????奥妙??????移植
C.防范???????以致/保证??????奥妙??????种植
D.防止???????以至/保障??????奥秘??????种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这个人很爱面子,凡事事要跟他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B.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C.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小品、相声,成了广大观众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
D.他穷困潦倒时,亲朋避之惟恐不及;及至大富大贵,那些人就趋之若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意见。B“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材料丰富,不用思考。C “脍炙人口”的“人”与“广大观众”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小题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近年来各媒介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其中数字媒介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题时要仔细观察两个不同阅读媒介的图表,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