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2:40: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急驶而过的大卡车,把馥郁的芳香送入鼻内,我忍不住打了个很响的喷嚏,惹得不少行人侧目而视。
B.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迁的消息不胫而走,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或许也仅仅是传言。
C.自从第二阶段第三轮找到赢球感觉后,四川女排便一发不可收拾,昨天,她们又在客场干净利落地以3:0击败上海东方女排。
D.近两年,佛山一手住宅价格逐渐走高,一手住宅价格的上升,照理来看一般会带动二手住宅的活跃,但事实是二手市场表现却不瘟不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侧目而视是指不满而惧怕的看着,这里与前文的语境不符合;C一发不可收拾是指更加无法整顿,与“一发不可收”易混淆,应把其该为“一发不可收”;D不瘟不火是指表演既不沉闷又不过火,不能指商口销售;B是指形容消息传布迅速,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修我甲兵,与子偕女也不爽,士贰其
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吾已失恩义,会不从许新妇识马声,蹑履逢迎
D.对酒歌,人生几何长歌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行:往、去/行为???至于:到……地方??当:对着/当作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不知到底是更清醒了呢,还是反倒更迷茫了。
B.一个为收获而死去的人,进而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C.今年暑假如果没有别的重要事情,他大概要回老家看看。
D.同学们正兴高采烈地参加了节日的游园活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对于辨识副词正误题,应注意从下列几个方面认真审查:表达的意义、表达的范围、表达的角度、表达的数量、该类副词的语法功能和该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等。如“到底”一词、它用在问句中常表示深究,修饰动词。它前面常常名词或代词,不可能是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对《劝学》一文的“劝”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劝说
B.劝慰
C.勉励
D.勤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______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浮现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______的骏马和______的场景。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跋山涉水膘肥体壮以马易茶
B.艰难跋涉纵横驰骋以马易茶
C.跋山涉水纵横驰骋以茶易马
D.艰难跋涉膘肥体壮以茶易马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艰难跋涉”和“跋山涉水”意思相近,都是说明旅途艰辛,但句中有“大山褶皱”,如用“跋山涉水”有点忽略前方限制定语的意味,不符合语言习惯。骏马:跑得快的好马,从历史上看藏族用来换茶叶的马主要是战马,所以用“纵横驰骋”修饰比“膘肥体壮”更符合题意。以马易茶:用马来换茶,茶马古道所说的就是用马来驮茶,去卖茶。藏族地区有很多的马而那个地方不产茶,所以为“以马易茶”,而非“以茶易马”。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