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文言词语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道芷阳间行(取道)/ 名词用作动词
B.鼎铛玉石(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名词用作动词
C.以愚黔首(使……愚昧无知)/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D.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让……听到)/ 形容词用作动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动词的使动用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按诛五人 按:按照(法律)虽董之以严刑董:督责
B.简能而任之简:选拔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C.大礼不辞小让让:责备宏兹九德兹:更加
D.悲予志焉悲:同情恐年岁之不吾与与:给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让:礼让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被英国用大炮打破国门之前,清朝人对国门外的世界接近________。就连号称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________对外知之甚少。直到鸦片战争开始前,他还认为英国兵到了陆上就会“一仆不能复起”。而他更是________英国必须购买中国的茶叶和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统统便秘而死。林则徐尚且如此,当时清朝的普通臣民就________了。
A.一无所知 也 坚信 可想而知
B.一知半解也相信可见一斑
C.一无所知依旧相信可见一斑
D.一知半解依旧坚信可想而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强调还是知道一点。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强调完全不了解。前面有“接近”一词,应选“一无所知”。和“连”搭配最合适的是“也”。坚信:坚决相信。相信: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联系文段内容,用“坚信”更合适。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此处语境针对大多数民众,所以不合适。可想而知: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举办世界杯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有人说,能给中国足球带来质的飞跃,这种论调简直不可理喻。
B.水价上调是近期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在听证会上,供水企业只说亏损,对水价构成始终三缄其口,这让人们大为不满。
C.咱们从小在一块长大,虽然分别了几年,但是时间并没有阻断你我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说出来,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D.我们在技术革新时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渡过难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不能用在“论调”上。B项“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谨慎,也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C项“鼎力相助”,大方帮助,是敬辞。D项“屡试不爽”,多次使用都没有差错。
点评:本题考到了对象误用(不可理喻)、谦敬失当(鼎力相助)、望文生义(屡试不爽),这是成语使用的几种最常见的错误,几个成语也是常用成语,本题是一道较好的成语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非能水也/渔樵于江渚之上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日与其徒上高山
C.箕踞而遨/乌鹊南飞
D.而耻学于师/泣孤舟之嫠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词类活用的判断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还可借住句中的关键词来理解。A项中,“水”从位置上来看,其处在谓语动词的位置上,就要充当谓语动词:水,名作动,游泳;“渔樵”后有介宾短语,所以应用作动词,“樵”,名作动,砍柴。B项“上”与“日”都用于谓语动词前,不作主语,因而都是名词作状语:上,名作状,向上;日,名作状,每天。C项的词类活用情况与B项相同:箕,名作状,像簸箕一样;南,名作状,朝南。D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