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6 12:52: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
喧闹、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满足,也带来了烦恼。心灵时常被搓揉得疲惫不堪。那么,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请以“让心灵在?? 中憩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不得抄袭和套作。
【名人言论】
  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参考答案:
让心灵在爱中憩息
  哲人云:“爱可以使一朵鲜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庄子说,做人应该“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就是与外界相处,学会变通,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内不化”,就是无论外界风云怎样变幻,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你怎样看待庄子的说法?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庄子说过一句“外化而内不化”。对外,很和谐跟外界相处。对内,有自己始终坚持的东西。内不化,无论外界风云变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随波逐流。?外化,与外界相处,学会变通,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所以可以立意为: 顺应与坚持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要求作文。(50分)
所谓“底线”, 原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球越过了界线,则判为无效。后来被衍生为社会中的各种行为需要把握的最低限度。
请以“守住底线”为题作文。
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 700 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放下心中的枷锁
我们总习惯于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过去的事,也许有值得留恋的辉煌业绩,或许也有追悔不及的遗憾,但这都已经成为过去。背负着昨天的痛片、挫折、失败的阴影,无法做到豁达、坦然,只会使步履沉重,最终可能阻碍事业的成功和生命的进程;把昨天的荣耀记挂在心头,也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年青时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事业,老了一事无成,就足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睡觉,有的甚至顽固守旧,阻碍了历史或科学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学会忘却过去,关闭身后的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新起点,这样将会青春永驻,充满活力,将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起一支蜡烛。”这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话,它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作文只有一句,却揭示了人生哲理,我们行走在生活的风口浪尖上,不能一味地埋怨与诅咒,而要积极采取行动,化压力为动力,勇于进取,这样才会找到生命的另一个出口,看到人生的光明与希望。
具体构想时,可以结合“行动”“超越”与“成功”等话题立意。
本题写议论文较好,写作时可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并结合典型的事例展开。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