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6 12:59: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每题2分,共4分)
近10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撼动国人信心,拷问商家良心。米加石蜡,油自地沟,猪喂瘦肉精,蛋含苏丹红,鱼有孔雀石绿,奶掺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尽人皆知:曝光、下架、召回、整顿。但之后怎么样?鲜见下文。消费者往往因时过境迁而忘记相关企业和产品,最终事件不了了之。?????????????(节选自《羊城晚报》)
(1)这一现象说明:我国?????????????????????????????????????(不超过15字)
(2)政府应该加大????????????????????????????????????????????(不超过15字)


参考答案:(1)“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或“对食晶安全的监管存在漏洞”


本题解析:两问题实际涉及食品质量存在问题和应采取措施。问题应由现象概括,措施针对问题应对采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覆盖面,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消息一传出,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C.参加了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很多高考作文的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D.11月7日,迈克尔·杰克逊生前的私人医生康拉德·默里过失杀人罪成立。由此,历经两年波折,杰克逊死因调查终于尘埃落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尘埃落定” 多用来表示事情经过了曲折变化终于有了结果。用在此处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对古蜀国起源的描绘,引得历朝历代专家、学者不懈地探究考证。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据《明一统志》记载,瞿上城在(双流)县东18里,蚕丛氏所都。
②凝视三星堆那尊青铜铸像,蚕丛那大大的耳朵,抿着的嘴巴,鼓鼓的突出的眼睛,自信的神情闪烁出几千年前的光焰。
③这个谜团一直环绕着这片天空。
④刘琳教授在他撰写的《华阳国志》注释中认为:瞿上城在今新津县与双流县交界的牧马山蚕丛祠九倒拐一带。
⑤是谁开启的天府之国?哪里是古蜀农耕文化之源?
⑥《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后有王曰杜宇,教人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自郫邑,或治瞿上。”
A.⑥①④⑤③②
B.⑤③②⑥①④
C.⑤③⑥①②④
D.③⑤⑥①④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乘凉愉快,种树也愉快”续写句子。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前后连贯。(6分)
生命本来是一个过程。不懂得享受过程,就不懂得享受生命。悟到这一层,就明白:乘凉愉快,种树也愉快;?????,?????;???????????。人生没有愉快,就是最大的失败!


参考答案:饮水愉快,挖井也愉快;收割愉快,耕种也愉快。(到达愉快,行进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例句的特点,可知仿写句式为“……愉快……也愉快”,注意句子内容与“享受过程就懂得享受生命”的主旨一致,仿写的两个分句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⑴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⑵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⑵


本题解析:此题是一道仿写题,同时又考查了修辞的知识。这道在内容、修辞、句式上都有明确的限制。①从内容上看,悲观者和乐观者的观点针锋相对,可又相反相成,在强烈的对比中既突出说明由于人生观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迥异的道理,又暗示着事物往往有两个方面,引人推敲,耐人寻味。②从修辞方面看,都运用了暗喻的辞格,本体分别是希望和风。③从句式上看要与分号前的句式相对应。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