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6 13:01: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四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叱诧风云 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
B.重蹈复辙 满腔热忱 热情洋溢
C.出类拔萃 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
D.出奇至胜 四分五裂 支离破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叱诧风云(咤)重蹈复辙(覆)出奇至胜(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你熟悉的一个名胜,如萝卜潭、庐山、鄱阳湖、泰山等
要求:(1)使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有一处使用设问或反问;
(3)最后要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
(4)按一定的说明顺序,条理清晰,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1)不是以说明为主的,而以描写或抒情为主的,9分下;(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说明,辅以抒情、议论,一定要使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设问或反问的语句,来介绍自己较为熟悉的一个名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推进房产税改革中,如何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住房信息实现有效共享?是征管机制必须面临的严峻课题。
B.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
C.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已迈出重大步伐,中央部门在信息公开的广度与深度上不断推进,比如晒“三公”经费。
D.根据编制规则,当成份股公司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如收购、合并、分拆、退市等),有关部门可以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常见标点的常见用法在语言中的辅助表达作用,要根据句子内容关系确定标点用法。A项,问号应改为逗号。问号是有疑问的句末标点,该句有疑问词的部分做主语,不是疑问句,因此不能用问号;C项,第一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文章文件名、书籍报刊名、歌曲影视名用书名号;D项,括号应放在“情况”的后面。该句的括号解释的是“情况”一个词,是句内括号,所以应紧靠所解释的词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B.近些年,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吧,忘却了曾经的理想,真让人痛心不已。
C.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D.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意,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妄自菲薄”指过分的看清轻自己,形容自卑,后面不能带宾语“自己的成绩”。B“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期,与大学生年龄不符。C“指点江山”指批评国家大事,于文不符。
点评:成语使用为必考题,难度一般,考生要从词语的本义、适用对象、褒贬色彩、可否带宾语、等方面来熟练掌握,切忌望文生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暴露个人隐私的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的孤独感,在那样的时刻,她会跟谁对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的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了好久。
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
②于是我听到了各种年龄、各种角色、各个阶层处于孤独的状态下发出的声音。
③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
④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即先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整个文段的思路是先提出话题“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然后由“隐约”感觉到孤独,再到“寻找”孤独。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