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五)
2017-01-16 13:03: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予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乎大国之间——摄:夹
  及三年——比:比较
B.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
  何乎——伤:妨碍
C.吾点也——与:赞许
  宗庙、同——会:诸侯相见
D.其言不——让:谦让
  能为之大——孰:谁
2.下列对“以”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如其礼乐,(用来)俟君子
B.毋吾(停止)也
C.为国(因为)礼
D.加之(把)师旅
3.下列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方圆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足民
C.(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孔子言行的概括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对弟子言志的启发——雍容谦逊,亲切诚恳。
B.鼓励曾皙发表不同意见——深明事理,循循善诱。
C.讥诮子路不谦虚——不隐褒贬,切中肯綮。
D.最后评述弟子志向——含蓄隐讳,不露山水。
(2)下列对子路“率尔而对曰”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急不可待,不假思索
B.胸无城府,急躁自负
C.刚直爽快,不说假话
D.缺少思想,鲁莽草率
(3)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4)下列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景图的评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情于景,以景抒情
B.春光明媚,惠风和畅
C.治世风景,康乐蓝图
D.大国风情,盛世缩影



2、单选题  阅读下文,选出最接近本文主旨的选项:(????)
昔有仆嫌其妻之陋者。主翁闻之,召仆至,以银杯、瓦椀各一,酌酒饮之。问曰:“酒佳乎?” 对曰:“佳。”“银杯者佳乎?瓦椀者佳乎?”对曰:“皆佳。”主翁曰:“杯有精粗,酒无分别。汝既知此,则无嫌于汝妻之陋矣。”仆悟,遂安其室。(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椀,通碗。

A.承恩不在貌
B.命无莫强求

C.曾经沧海难为水
D.糟糠之妻不下堂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赀,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博鸡者逆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不敢动,稍敛众以去。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书博鸡者事》高启)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贵,将郡至袁(巡视)
B.众知有为,因之曰(谦让)
C.否则阖门善(等候)
D.台臣惭,追受其(状子)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博鸡者遨市遮豪民
B.胁服,夺官豪民子惧遂杖杀
C.第上者不能察若民不自谨
D.是足报使君未耶?博鸡者义闻东南
小题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博鸡者见义勇为、有勇有谋的一项是(3分)(?)
①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②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③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④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⑤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⑥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小题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5分)
(2)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方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注解】①阃:城门之外。 ②上功:呈报功劳。?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尚食监高祛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数:多次
B.良久,召唐,曰 让:谦让
C.皆自用士             飨:犒劳 
D.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因……犯罪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用也    而莫夭阏者 
B.跪推毂临清流赋诗
C.军功爵赏皆决外          州司临门,急星火
D.复为云中守 但刘日薄西山
小题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B.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C.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D.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
(1)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2)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3)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今行而无——信:相信。
B.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地——略:掠夺、夺取。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