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予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
比及三年——比:比较
B.异乎三子者之撰——撰:陈述
何伤乎——伤:妨碍
C.吾与点也——与:赞许
宗庙、会同——会:诸侯相见
D.其言不让——让:谦让
孰能为之大——孰:谁
2.下列对“以”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如其礼乐,以(用来)俟君子
B.毋吾以(停止)也
C.为国以(因为)礼
D.加之以(把)师旅
3.下列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方圆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足民
C.(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孔子言行的概括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对弟子言志的启发——雍容谦逊,亲切诚恳。
B.鼓励曾皙发表不同意见——深明事理,循循善诱。
C.讥诮子路不谦虚——不隐褒贬,切中肯綮。
D.最后评述弟子志向——含蓄隐讳,不露山水。
(2)下列对子路“率尔而对曰”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急不可待,不假思索
B.胸无城府,急躁自负
C.刚直爽快,不说假话
D.缺少思想,鲁莽草率
(3)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4)下列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景图的评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情于景,以景抒情
B.春光明媚,惠风和畅
C.治世风景,康乐蓝图
D.大国风情,盛世缩影
2、单选题 阅读下文,选出最接近本文主旨的选项:(????)
昔有仆嫌其妻之陋者。主翁闻之,召仆至,以银杯、瓦椀各一,酌酒饮之。问曰:“酒佳乎?” 对曰:“佳。”“银杯者佳乎?瓦椀者佳乎?”对曰:“皆佳。”主翁曰:“杯有精粗,酒无分别。汝既知此,则无嫌于汝妻之陋矣。”仆悟,遂安其室。(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椀,通碗。
A.承恩不在貌
B.命无莫强求
C.曾经沧海难为水
D.糟糠之妻不下堂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赀,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博鸡者逆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不敢动,稍敛众以去。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书博鸡者事》高启)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贵,将按郡至袁(巡视)
B.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谦让)
C.否则阖门善俟(等候)
D.台臣惭,追受其牒(状子)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博鸡者遨于市遮豪民于道
B.胁服,夺其官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
C.第为上者不能察若为民不自谨
D.是足以报使君未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小题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博鸡者见义勇为、有勇有谋的一项是(3分)(?)
①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②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③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④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⑤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⑥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小题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5分)
(2)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5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方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②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注解】①阃:城门之外。 ②上功:呈报功劳。?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数:多次
B.良久,召唐,让曰 让:谦让
C.皆自用飨士 飨:犒劳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因……犯罪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而莫之夭阏者
B.跪而推毂临清流而赋诗
C.军功爵赏皆决于外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复以为云中守 但以刘日薄西山
小题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B.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C.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D.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
(1)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2)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3)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