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1-16 13:05: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握小说的主题,要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进行具体分析。
B.中国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
C.议论文光有观点、事例还不够,还要有所分析,讲点道理,论证自己的观点,使读者信服,并乐于接受。
D.演讲是以体态语(演)为主,以口语(讲)为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的一种手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应为“以口语(讲)为主,以体态语(演)为辅”)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书写无误的一句是(???)
A.花径不曾缘客扫,篷门今始为君开。
B.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D.盘飨市远无兼味,斟酒家贫只旧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百(kě)皮(gǔn)目(chēn)殒身不(xìn)
B.心(fǔ)堂(nòng)玉(kuài)按剑而(jì)
C.血(dié)立(pū)浸(zì)以药(cuì)之
D.游(shuō)团(jī)视 (wǔ)桀不驯(á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恤xù,B弄lòng,玦jué,D说shuì、骜àn。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此题考核的都是课本中的重点词语,主要集中在形声字的误读和多音字。“弄”在“弄堂”里读lòng,其余读nòng;“说”在“游说”中读shuì,其余读shuō;其余选项中的都是形声字误读,注意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题文】按题目要求写一张请假条。(5分)
高三x班xxx同学要在12月21日到25日期间到上海参加xx大学的入学考试,因为假期较长,需要向政教主任刘老师请假,请以xxx同学的身份替他拟写一张规范、简洁、得体的请假条。


参考答案:【答案】
范文:
请假条
尊敬的刘主任:<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假条的格式由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具体写作方法如下:标题:“请假条”三字写在第一行中间位置。称呼:在第二行顶格写明向谁请假。写给收条人的称呼同一般书信。一般都是向顶头上司或老师请假。具体写法是在姓后面加上职务,如“陈主任”,“王科长”,“张老师”等,后用冒号。正文:写清请假的缘由,请假的起止时间。在第三行空两格写起。最后常以“请予准假”,“此致敬礼”,“不胜感激”等用语结束。落款:署名和日期的写法同一般书信。在右下方署上请假人姓名。姓名下方标注请假日期。评分:共5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漫骂   义气风发   流连   雍荣华贵
B.妆饰急不暇择蔓延浅尝辄止
C.盥洗挑肥捡瘦暮霭道貌暗然
D.痉挛稍纵即逝发韧额手称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义—意,荣—容。C项捡—拣,暗—岸。D项韧—轫。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