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6 13:17: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语句中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近日,一则“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消息在网络上      ,引起舆论的哗然。但很快便被证明这是则虚假消息,于是人们纷纷从批判大妈转为力挺大妈。很多人认为,对发布这则消息的       ,不仅要批评,更应依法进行惩罚,但作为每一个个体,我们也应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我们是否具备了足够的辨识能力,我们是否也会无意中成为一名道德暴力的实施者?

A.不胫而走开山始祖兴师问罪
B.不胫而走始作俑者扪心自问

C.不翼而飞开山始祖扪心自问
D.不翼而飞始作俑者兴师问罪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不翼而飞:没有翅膀 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不胫而走: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开山始祖: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扪心自问:用手抚摸着胸口向自己发问。表示自我反省。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黄山、泰山、桂林和九寨沟,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_________。
②放学时间还没到,集体活动还没结束,你怎么能_________离开学校呢?
③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_________没有难住他,_________磨练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A、胜地 径自 非但/反而
B、圣地 径直 不但/而且
C、胜地 径直 不但/而且
D、圣地 径自 非但/反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适当搞一些排行榜,对于推介精品、引导时尚、繁荣文化市场,谁能说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呢?
B.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C.台湾当局如果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继续推行“渐进式的台独”政策,只会加剧两岸关系的紧张,必将自食恶果。
D.湖州籍大学生刘震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荣誉称号,不仅是家乡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他自身的光荣和骄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多重否定不当,应删掉“未必”;B项杂糅,应删掉“因为”或“造成的”;D递进关系不当,后两句的内容应该互换。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大陆与台湾围绕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第三次专家商谈6月13日在北京落幕。双方对“两岸经济协议”文本基本达成共识,这一成果明显提升两岸本月内签署ECFA的可能性。
B.文艺精品的生命在哪里?精品的生命在人民和生活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并获得历史检验的作品才是精品。它得以存在和传承的根本标准是:人民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2010年06月14日《人民日报 》)
C.“和石油打交道60多年”的侯祥麟深深眷恋着自己的事业。“我为自己一生所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感到欣慰。”3年前,93岁的侯祥麟就曾经对人们这样说。
D.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选自央视网《舞墨论道》栏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逍遥游》一文通过对鲲鹏飞离北海时壮观气势的描绘,以及它与多种小动物的对比,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追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精神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
B.屈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其中最主要的,是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二十多篇作品。
C.《渔父》一文以简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而屈原则是一个始终坚守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的形象。
D.司马迁,西汉时期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这部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