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五)
2017-01-16 13:20: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不少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还是让人称道的。
C.为了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场,近几个月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联手,严厉打击在金融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D.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反响/不同反响 生意兴隆/望文生意 不耻下问/君子不齿
B.抱怨/以德抱怨 皮肤瘙瘴/隔靴瘙痒 度过节日/共渡难关
C.已往/长此以往 三足鼎立/鼎立相助 风声鹤唳/风声水起
D.自立/自力更生 共商国是/国事访问 耽误工夫/中国功夫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650">A.管(jǐn) 然(qiǎo)古(nì)呱坠地(guā) B.怨(mán)首(bǐ)玉(jué)瀣一气(hàng) C.薄(fěi) 伤(chuàng)巧(xiān)博闻强(zhì) D.戊(xū) 婆(suō)财(héng)乳未干(xiù)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以下文字,结合文中信息,探究书斋命名的意图。(4分)
俞樾(1821—1907),清代学者。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俞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举人。道光三十年,时年30岁,他进京参加进士复试。当时朝廷对科举考试很注重书写字体,而俞樾素来不工小楷,却被取为一等第一名。原来,在保和殿应礼部复试,试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首句为“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春”,深得主考官的赏识,列部试第一名,由是入翰林。此为俞樾最得意时。后来削职归乡,隐居苏州“曲园”,专注著述,以期“倘有一字流传,或亦可言春在乎”,并给书斋取名为“春在堂”。
书斋命名的意图:??????????????????????????????????????????????????????????
???????????????????????????????????????????????????????????????????????????????



5、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4分)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3分)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3分)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概括分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