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3:21: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所给的例子,可以发现仿写的要求:从内容上说,后者应该是从前者名著中感悟到的内容,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名著内容。从结构上来说,句子结构应该是:读《》,我们可以领略/感悟/了解/体会+名著内容(人物形象)。
考点:句式仿写。
点评:仿用句式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仿写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为基础,仿用句式几乎每年必考,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已经成了语文高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语意不明,存在语病的是哪几句?
①“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至少可以举出三点
② 公安局掌握着北平暗藏敌特的名单,优先抓捕这些暗藏的敌特,发现一个抓一个。
③ 荆头山农场正确地对待用户批评,实事求是,不以玉掩瑕。
④ 限于技术设备,古生物遗骸不得不送到外国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看人家脸色屈就。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全都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这”指代不明;②“优先”是褒义;⑧生造词语,不能说“以玉掩瑕”,应是“瑕不掩玉”;④“屈就”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题文】现代社会中“拆字”成为一种有趣的游戏。它利用汉字加减笔画,拆开偏旁,打乱字体结构进行重组,从而产生新意。更有趣的是,拆字还可以利用来写对联。请仿照例句,选出新的汉字,拟写一幅下联。(5分)
例:上联:蚕为天下虫     下联:鸿是江边鸟
上联:闲看门中木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思间心上田 (拆字正确2分,对联句式公正3分)


本题解析:【解析】注意基本原则(句式一致、词性相对、字数相等、无重复的字、仄起平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以刀劈狼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⑤余以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⑦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⑨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A.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1认为。2宋国人把他捉住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以,原因。3用,4用,5在,从京城冒着风雪出发67因为,8用来,表目的。9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精神,厉兵秣马,锐意进取,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B.一个人的事业和他的道德水平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层纸捅破了,学者打着学术名议追逐金钱的把戏也就昭然若揭了。
C.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大赛经验带领一批年轻选手冲击都灵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
D.我国目前患听力障碍的人数与时俱进,许多青年人在生活中缺乏保护耳朵的意识,有的喜欢长时间戴着MP3听音乐,有的年轻人喜欢拿着手机煲电话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厉兵秣马:喂饱马,磨快兵器,指作好战斗准备。昭然若揭: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与时俱进:指与时代一起前进。)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